【高分备考】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中药学之补虚药
2019年01月08日 来源:来学网补虚药
一、概 述
【药性特点】多具有甘味。
【功效】补虚。
【适应证】虚证。
【使用注意】
1.无虚勿补。误用补虚药有“误补益疾”之弊。
2.对证选药。分气血,别阴阳,辨脏腑,明寒热。
3.处理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避免闭门留寇。
4.顾护脾胃、整体调节。
5.注意服法用法及剂型。
二、补气药
【药性特点】
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少数兼具苦、寒。
主归脾、肺经;少数药归心、肾经。
【功效】补气。
【适应证】气虚证。
人参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扶正祛邪 。
【应用】
1.元气虚脱证。为拯危救脱要药。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邪实正虚之证。
【用法用量】煎服,3~9g;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西洋参
【药性】甘、微苦、凉。归肺、心、肾、脾经。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应用】
1.气阴两伤证。
2.肺气虚及肺阴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党参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扶正祛邪。
【应用】
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4.气虚外感或里实热结而气血亏虚等邪实正虚之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黄芪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1.脾气虚证。
2.肺气虚证。
3.气虚自汗证。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5.痹证、中风后遗症。
【用法用量】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白术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
1.脾气虚证。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2.气虚自汗。
3.脾虚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煎服,6~12g。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使用注意】 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甘草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
2.脾气虚证。
3.咳喘。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
6.调和药性。
【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河南来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河南来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河南来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