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精选】2020年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考点:血液
2019年12月03日 来源:来学网血液
一、血细胞的组成、生理特性、功能及其生产的调节
1.红细胞的生理
(1)数量:红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男性 (4.5~5.5)×10 12 /L,女性为(3.5~5.0)×10 12 /L。
(2)特点:
①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能力。
②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其评价指标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即抗凝条件下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率。如果红细胞的叠连加速,则血沉加快。
③渗透脆性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在等渗的0.85%NaCl溶液 中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
(3)功能
①运输O2和CO2;红细胞运输O2的功能是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实现的。
②缓冲血液酸碱度。
(4)合成及调节
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 12 是红细胞成熟必需的物质 。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机体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物。
2.白细胞生理
(1)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2)数量:(4.0~10.0)×10 9 /L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
(3)作用
①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细菌,清除异物、衰老红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功能。
②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③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肝素具有抗凝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吞噬细胞能够到达抗原入侵部位而将其破坏。
④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部充血水肿,并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
⑤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反应,T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3.血小板生理
(1)数量:(100~300)×10 9 /L。
(2)功能:
①维持血管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②释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修复受损血管;
③生理性止血作用。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①黏附: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
②释放:指血小板受刺激后释放凝血因子,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加速止血过程;
③聚集:血小板彼此黏着形成止血栓的过程;
④收缩:Ca 2+ 作用下 收缩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
⑤吸附:吸附凝血因子。破损局部聚集,促凝血。
二、生理性止血
1.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的原因:
①损伤性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收缩;
②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
③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羟色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受损红细胞释放的ADP及局部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聚集、黏附,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止血。
(3)血液凝固: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形成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
2.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激活生成的凝血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
3.生理性抗凝物质
最常见的是抗凝血酶Ⅲ、肝素
(1)抗凝血酶Ⅲ: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抑制凝血酶及凝血因子活性。
(2)肝素: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间接发挥抗凝作用,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而抑制凝血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主要是
A.肝
B.肾
C.脾
D.骨髓
E.血液
『正确答案』B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溶血
B.红细胞凝集
C.血液凝固
D.血沉加快
E.出血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D
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是
A.铁、维生素B12
B.叶酸、维生素B12
C.蛋白质、叶酸
D.蛋白质、维生素B12
E.铁、蛋白质
『正确答案』E
血液凝固的步骤是
A.凝血酶原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的形成
B.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C.凝血酶原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E.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的形成
『正确答案』B
河南来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河南来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河南来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