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张某于2021年6月1日到甲公司工作。9月1日,甲公司与张某签订了3年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工资3000元/月。试用期内甲公司可随时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可转为正式员工,工资4000元/月。
2024年4月,张某告知公司自己已怀孕的事实并递交了医院证明。2024年8月31日,因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甲公司不再与张某续签并通知其劳动合同终止,仍处于孕期的张某对此存有异议。
已知:甲公司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800元/月,张某到甲公司工作前就职于乙公司,在到甲公司任职前累计已参加工作1年10个月。甲公司已为张某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月从其工资中扣缴相关社会保险费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 关于甲公司与张某劳动关系建立及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来学网)劳动关系自2021年6月1日起建立
    B.
    (来学网)劳动关系自2021年9月1日起建立
    C.
    (来学网)张某有权要求甲公司支付自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期间2倍工资
    D.
    (来学网)甲公司不需向张某支付未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
  2. 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甲公司应从张某工资中代扣代缴保险费的是()。
    A.
    (来学网)失业保险
    B.
    (来学网)工伤保险
    C.
    (来学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D.
    (来学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 下列关于张某与甲公司签订的试用期条款及张某可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来学网)合同约定试用期6个月符合法律规定
    B.
    (来学网)合同约定试用期工资3000元/月符合法律规定
    C.
    (来学网)试用期内甲公司可随时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D.
    (来学网)2021年张某在甲公司可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
  4. 关于甲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及其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来学网)甲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后,张某要求继续履行的,甲公司应当继续履行
    B.
    (来学网)因张某在孕期,甲公司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C.
    (来学网)甲公司终止该劳动合同后,张某不要求继续履行,甲公司应当向其支付赔偿金
    D.
    (来学网)甲公司可以终止劳动合同,无须支付赔偿金
正确答案:
(1)A
(2)ACD
(3)A
(4)D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劳动关系建立及2倍工资的支付。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即2021年6月1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选项CD不当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期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2021年7月1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2021年8月31日)。(2)本题考查社会保险费的征缴。选项B不当选,工伤保险费仅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不应从张某工资中代扣代缴。选项ACD当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甲公司应当从张某工资中代扣代缴上述保险费(3)本题考查试用期条款与带薪年休假。选项A当选,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含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选项B不当选,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张某试用期工资3 000元/月高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2 800元/月,但低于转正后工资4 000元/月的80%(3 200元),试用期工资不符合法律规定。选项C不当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属于因劳动者过错、用人单位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选项D不当选,2021年张某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可享受带薪年休假5天。由于张某2021年6月1日到甲公司工作,当年带薪年休假天数按照在甲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即张某2021年在甲公司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5×214÷365=2.93(天)≈2(天)。(4)本题考查劳动合同的终止及相关法律后果。选项A不当选,甲公司与张某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属于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选项B不当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即使遇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其终止劳动合同。选项C不当选,选项D当选,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