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无论怎么用药,作用时间二十分钟消失的是
  • A.
    (来学网)艾司洛尔
  • B.
    (来学网)酚苄明
  • C.
    (来学网)普萘洛尔
  • D.
    (来学网)美托洛尔
  • E.
    (来学网)胺碘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艾司洛尔()艾司洛尔为超短时作用的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可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自律性和传导性,提高缺血心肌的致颤阈。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减慢房颤、房扑者的心室率。还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故对急性心肌梗死者,可能有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口服无效,静注后很快显效,分布半衰期仅2分钟。入血后很快为红细胞的酯酶水解,所以消除半衰期仅8分钟。给负荷剂量后6~10分钟即产生最大血流动力学改变,停药后20分钟即减弱β-阻滞效应。该药无膜稳定作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开始负荷剂量为250~500μ,静注1分钟以上,接着维持剂量50~300μg(·),不良反应为低血压,轻度抑制心肌收缩力。P6781、普萘洛尔(心得安,)具旋光性,是等量的左旋和右旋异构体的混合物,仅左旋体有β-受体阻断作用,其右旋异构体有类似奎尼丁的直接电生理学作用,即“膜稳定”作用,但左旋体在高浓度时也具有膜稳定作用;故普萘洛尔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药不同,它具有两个相互分离而独特的作用。(1)药理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自律性增高,传导速度增快,不应期缩短,可能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普萘洛尔则能阻止这些反应。1)降低自律性:对窦房结、心房传导纤维及浦肯野纤维都能降低自律性,在运动及情绪激动时作用明显。也能降低儿茶酚胺及强心甙所致的迟后除极幅度而防止触发活动。2)传导速度:阻断β-受体所需的高浓度(10倍以上)则有膜稳定作用,明显减慢传导速度,使单向阻滞发展成双向阻滞,停止折返激动。对某些必须应用大量普萘洛尔始能见效的病例,这种膜稳定效应可能起了一定作用。3)不应期:低浓度不影响和,高浓度则因膜稳定而缩短,当血药浓度大于100时,则有膜稳定作用,对房室结有明显的延长作用。P679美托洛尔(2)体内过程静脉注射本药后,有90%及血浆蛋白结合。口服后血浆高峰时间为1~3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故口服虽然吸收完全,但生物利用度不高。当口服剂量较大(>30)时,肝脏的消除功能被饱和,其生物利用度才得以提高。代谢产物90%以上从肾脏排泄,不同个体血浆浓度相差可达20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