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一般资料:张某,女,18岁,上海某大学外语系一年级学生,北京人,独生子女。性格文静内向,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求助者主诉:入睡困难,食欲减退,心情烦躁,注意分散,情绪低落二十余天。
求助者自述:最近我感到很痛苦,看不进去书,听不进老师讲课,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晚上常常睡不着觉,心里很闷;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会一直这样,有时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已经这样二十多天了,您帮帮我吧。
一个多月前从北京来上海读书,自从陪同自己到学校报到的父母离开后,内心就感到很孤独、寂寞。军训结束后,内心的孤独和困扰不断增多,心情变得日益焦虑和烦躁。
感觉校园生活很不适应,食堂的饭菜单调,看到就没胃口,打饭要排长队;宿舍拥挤,洗澡和上厕所要排队;宿舍没空调,晚上热得难以入睡;每天要自己整理床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总觉得有干不完的事。
与舍友相处不愉快,宿舍一共6个人,其中3人是上海人,另外两人分别来自云南和湖北。印象里一直对南方人没好感,尤其是上海人,以前在家经常听爸爸讲上海人如何的狭隘排外、如何精明,为此对三位上海女孩充满戒备和提防。最近还跟宿舍一位上海的同学吵了架,现在下了课也不想回宿舍。曾向辅导员提出调换宿舍,但没得到同意。
很想集中精力去学习,以实现爸爸提出的在一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目标,但感觉脑袋总是不听使唤,课堂上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对老师的讲课也经常是不知所云。同时发现大学的老师不像高中老师那样负责任,课讲得很快,不管学生是否听明白,也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学习内容很多,老记不住。担心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要被父母责备。
感觉每天都要为很多事情烦恼,心情很烦躁,学习效率下降,与同学的关系紧张,晚上常睡不好,经常没胃口吃饭。经常想家、想逃课。心里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前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希望能得到帮助,并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张某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两臂夹紧,眼神迟疑,精神疲倦,说话声音较小,声音微颤,但表达较为流畅、有条理。
辅导员反映:从军训期间开始,发现王某性格较为沉默内向,喜欢安静,不主动与人交往。约一个星期前曾以与宿舍某同学发生矛盾为由提出调换宿舍的申请,但未得到同意。
合友反映:张某性格内向敏感,不太信任别人。平时生活习惯不太好,物品乱摆放;经常忘记宿舍卫生轮值。军训内务检查也常是她出问题,影响了整个宿舍的成绩。最近很少呆在宿舍,有时关灯后才回来冲凉睡觉。某舍友对她影响大家休息的行为提出批评,为此跟舍友吵了一架。
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
测试结果:SCL-90总分为168分,阳性项目数为37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为3.1分,抑郁因子分为2.7分,焦虑因子分为2.8分。可见总分超过全国常模160分,并有三个因子分超过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为46,标准分为57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为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为51分,标准分为6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为中度焦虑。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对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
2.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3.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4.结合本案例,确定求助者的咨询目标。
正确答案:
1.(1)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如下:
①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人格特征没有明显改变,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②按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抑郁、入睡困难、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尽管来访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痛苦情绪,但反映强度不甚强烈,只局限在与同学交往、学习、生活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来看,只有二十几天。同时,来访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与现实处境有直接联系,是由典型的社会应激事件--大学校园新生活的适应不良引起的。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③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个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其问题的产生是由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引起的,为近期发生,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2.会谈内容的选择是极重要的,特别是把会谈作为治疗手段时,会谈的内容必须认真选择。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的原则如下:
(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
3.每个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都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_F产生的,主要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生物因素:无明显生物方面的原因。
(2)社会因素:
①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与宿舍同学的人际冲突增加了压力事件的强度。
③入学后学校没有组织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新生入学教育,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和指导。
④从小父母长辈对其饮食起居照顾周到,生活自理能力较低。
(3)心理因素:
①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以其父亲对上海人的片面评价作为与同学交往的准则,造成人际交往存有偏见;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不负责任",不了解中学与大学教学方式的本质差异。
②情绪方面的原因:对孤独、苦闷、焦虑等负性情绪不能自己解决。
③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对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人际矛盾感到心力交瘁。
④求助者自幼很受老师和家人的喜爱,性格内向,个性追求完美。
4.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应该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以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根据以上分析诊断,遵照制定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与张某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近期目标:帮助张某认识"高校新生适应不良"这一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减轻其焦虑情绪;
(2)中期目标:改变张某的不合理信念,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并在生活中实践,改善人际关系和学习问题,适应大学生的角色,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3)长期目标:使张某学会自我心理调控,促进其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