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男性,生后4天,以“便血伴脐带残端渗血1天”为诉入院。G1P1孕34周,自然分娩,无胎儿宫内窘迫,出生体重:1500g,生后初为人工喂养,后母乳喂养至今,近一天来患儿大便为暗红色血便,且脐带残端渗血逐渐加重,病程中无发热及抽搐,吸力较前减弱,无吐奶及呛奶,小便正常。入院查体:T37℃,P126次/分,R42次/分W:3350g,面色及全身稍苍白,精神欠佳,呼吸平稳,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细湿啰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引出正常。急查化验示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延长,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常规回报示:HB139g/L。
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主要的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预防要点
正确答案:
诊断 1.新生儿出血症 2.早产儿
诊断依据
1、早产儿,生后4天发病;
2、出血为主要症状,有便血、肚脐残端渗血;
3、出血后引起轻度贫血;
4、化验示凝血酶原及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延长,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正常。
鉴别诊断
1.咽下综合征:是新生儿出生时咽下母亲产道的血液、带血羊水等,于生后不久即发生呕吐,呕吐物呈棕色,也可有便血,但血量甚微,洗胃后即止吐,无凝血机制障碍。另外,碱变性试验(apt)可用以鉴别母血及儿血,儿血含胎儿型血红蛋白(抗碱性强)、母血含成人型血红蛋白(抗碱性弱)。取呕吐物加水(5倍)稀释,旋转后取悬液4份,加1%氢氧化钠1份,1~2分钟后观察,棕黄色为母血,红色为儿血。
2.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在生后1周内出血,但血小板显著减少。
3.其他先天性或后天性凝血障碍:①其他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及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均为终身性疾病,虽经输血好转,仍可复发,确诊需依赖特异的凝血功能检查,而本症为暂时性,一次治愈,不再复发。②各种感染、硬肿症、肺出血等,可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出血,均为获得性,在出血之前已有原发病存在,出血发生较晚,与本病在初生早期、自然出血不同。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有消化道出血是应禁食,待便血控制,粪隐血阴性后给予喂养。
2、特殊治疗
(1)维生素K疗法 5-10mg/日,静脉注射,连用3天;
(2)输新鲜血 重症出血者输新鲜全血,按10-20ml/(kg.次),可及时补充凝血因子,纠正低血压和贫血.
预防要点
1、全部活产婴儿生后既肌注或静注维生素K1-3mg .
2、 母孕期使用抗凝药抗癫痫药或抗痨药孕妇,在妊娠最后3个月肌注维生素K10mg /次,共3-5次,临产前肌注10 mg.
3、新生儿患肝胆疾病、腹泻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每月肌注维生素K1-5 mg.
4.母乳喂养儿,除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外,在生后3个月口服维生素K1-5mg或其母口服维生素K.每周两次,每次20 mg.
临床思维:新生儿出血症
是一种因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生理性下降所致的自限性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初生婴儿常规注射维生素K1后,本病已少见。发病机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前体蛋白的谷氨酸残基必须在肝细胞微粒体内羧化成γ-羧基谷氨酸,以螯合更多的Ca,然后方具有凝血活性,这一过程依赖维生素K的存在(维生素依赖的羧化酶)。早产儿由于肝脏不成熟、上述凝血因子前体蛋白合成不足,从而引起出血。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3型,及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后者常见于婴儿期。正常足月儿多在生后2~5天发病,早产儿可延至2~3周发病,出血部位以消化道多见。
(一)早发型 生后24小时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干扰维生素代谢的药物,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惊厥药(苯妥因钠、苯巴比妥)、抗结核药(利福平)等。从轻微的皮肤出血到消化道出血及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
(二)经典型 生后2~3天发病,早产儿可退至两周。常见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黑便)、皮肤受压及穿刺处;其他如鼻出血、尿血、肺出血,肾上腺皮质出血等较少见,阴道出血偶见。一般为少量或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1周后出血者极少。
(三)晚发型 多见于出生后1~2月的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纯母乳喂养使维生素K 摄入不足是发病主要原因,而腹泻影响维生素K 吸收和使用抗生素、磺胺药抑制消化道正常菌群,肝胆疾患常常是诱因。常表现为急性颅内出血,患儿面色苍白、烦躁哭闹、抽搐、神志不清,病情凶险,预后不良。其次是皮下、胃肠和粘膜下出血。治疗原则:患儿有出血现象时,应立即静脉注射或肌注维生素K15-10毫克即可。严重者,胃肠道出血时应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止血后应根据情况适当纠正贫血。如果出血量较多,病情严重者,可输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输血尽可能输新鲜血,这样可更有利地补充凝血因子,同时又能纠正贫血。输血指针:出血较重或休克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HB<100g/L、收缩压<4kPa、PH<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