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患者男,50岁,工人。腹痛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痛,无恶心、呕吐、烧心、腹泻、便秘等症状,体温正常,口服抑酸药无明显缓解。腹部超声提示中上腹巨大占位,CT检查发现胃与脾脏之间巨大囊实性占位,大小12cm×8cm,与胃壁、胰尾和脾门关系密切。胃镜未见明确溃疡及肿物,超声胃镜提示胃外生型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胃周无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内镜下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胃肠间质瘤可能,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认。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吸烟30年,每天1包,偶尔饮酒,无其他不良嗜好。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0次/分,血压120/70mmHg。患者精神正常,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未及浅表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心律齐,心率80次/分,未及瓣膜杂音。腹部平坦,左中上腹可及包块,质硬,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
  1. 免疫组化表达支持胃肠间质瘤诊断,目前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模式是()(内、外)
    A.
    (来学网)手术切除
    B.
    (来学网)手术切除+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
    C.
    (来学网)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
    D.
    (来学网)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伊马替尼术后辅助化疗
    E.
    (来学网)单独伊马替尼治疗,无须联合手术治疗
    F.
    (来学网)伊马替尼治疗+局部放疗
  2. (提示患者接受了伊马替尼400mg/d治疗6个月后,肿瘤明显缩小,并接受了肿瘤完整切除术,术中肿瘤无破裂,术后病理:肿瘤大小5cm×6cm,梭形细胞肿瘤,核分裂象1~2/50HPF,基因突变分析为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556-558缺失)。)根据NIH2008年复发风险分级,该患者应属于()(内、外)
    A.
    (来学网)极低度复发风险
    B.
    (来学网)低度复发风险
    C.
    (来学网)中度复发风险
    D.
    (来学网)高度复发风险
    E.
    (来学网)极高度复发风险
    F.
    (来学网)无法准确分级
  3. (提示患者术后服用伊马替尼2年后终止辅助治疗,观察随访,在停药3年后复查CT发现残胃大弯侧类圆形结节,大小2cm×3cm,部分强化,PET/CT提示残胃大弯侧结节,伴高代谢,SUV值8.7,结合病史,考虑胃肠间质瘤术后复发,余未见高代谢病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查体无特殊异常。)患者下一步的最佳治疗策略应该是()(内、外)
    A.
    (来学网)伊马替尼400MG/D姑息治疗
    B.
    (来学网)局部放疗
    C.
    (来学网)舒尼替尼37.5MG/D持续用药
    D.
    (来学网)舒尼替尼50MG/D(服4周,停2周)
    E.
    (来学网)手术切除复发病灶,观察随访
    F.
    (来学网)手术切除复发病灶,继续伊马替尼治疗
  4. 胃肠间质瘤免疫组化指标常表达为阳性的是()(内、外)
    A.
    (来学网)D117
    B.
    (来学网)OG-1
    C.
    (来学网)D34
    D.
    (来学网)SMA
    E.
    (来学网)DESMIN
    F.
    (来学网)S100
正确答案:
(1)D
(2)D
(3)F
(4)ABC
答案解析:
(4)1.胃肠间质瘤中CD117与DOG-1的阳性表达率均超过90%,CD34阳性表达率为60%~70%,其余指标阳性表达率均较低,用于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2.该患者肿瘤巨大,且部分侵及胰尾、脾门,直接施行手术很可能需要进行联合脏器切除或出现R1切除结果,因此,术前给予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有较高的机会缩小肿瘤,而避免联合脏器切除,并提高RO切除率,同时该患者肿瘤巨大,依据NIH2008风险分级,术后应该进一步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传统的放化疗由于疗效较低,已不推荐用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3.接受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其复发风险应以未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检测来判断,而非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标本,因此根据患者肿瘤原发于胃、初诊时肿瘤长径>10cm,判断该患者为高度复发风险的胃肠间质瘤。4.局部复发或局部进展的胃肠间质瘤,选择二次手术完整切除肿瘤联合TKI治疗相比单纯选择TKI治疗或单纯手术,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总生存;同时二次手术切除复发或进展病灶后,进行二次基因突变检测,也对后续治疗TKI的选择有一定帮助。因此选择手术联合伊马替尼在上述选项中相对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