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6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6年"就诊。家属诉其生后3个月始反复发生肺部感染,且易疲乏。头四年发作频繁,无紫绀病史。体检示:心率100次/分,血压110/64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6肋间外侧,心律齐,第二心音亢进且呈单音,左侧胸骨旁第2~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柔和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增粗,左室增大,对位异常的干下型大室间隔缺损并双向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该患儿术前胸部X线平片及心脏大血管CT结果见图25 图26。(来学网)
  1. 若对该患者行矫治术,可能需要完成的手术操作包括( )
    A.
    (来学网)室间隔缺损修补
    B.
    (来学网)肺动脉环缩
    C.
    (来学网)人工血管右肺动脉-主肺动脉连接
    D.
    (来学网)右室流出道疏通
    E.
    (来学网)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行端侧吻合
    F.
    (来学网)房间隔造口
  2. 关于该疾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来学网)该病常伴发粗大主肺动脉侧支循环形成
    B.
    (来学网)该病的发生多认为与胚胎期第六对主动脉弓与主动脉囊的发育异常有关
    C.
    (来学网)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较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更多见
    D.
    (来学网)右侧肺较易发生肺血管病变,左侧肺血管因血流动力学正常而不会发生病变
    E.
    (来学网)患儿易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1岁以内死亡率高
    F.
    (来学网)该疾病的诊断金标准是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3. 若考虑对该患者选择一期矫治,以下支持行一期矫治术的有( )
    A.
    (来学网)反复发生肺炎,易乏力
    B.
    (来学网)胸部X线平片显示心影增大,心胸比0.7,肺血增多
    C.
    (来学网)超声心动图提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重度肺高压。脉冲多普勒提示:右侧连续肺血流
    D.
    (来学网)心导管示体循环压力120/69mmHg、SaO2,93%,左肺动脉压106/46mmHg、S(LP)O2,83%,上腔静脉S(cv)O2,65%,左侧肺血管阻力8.9 WoodU
    E.
    (来学网)心血管造影提示:主动脉骑跨率<50%,右室流出道无梗阻
    F.
    (来学网)CT提示:右肺动脉1.08cm×1cm,起自升主动脉距主动脉瓣2cm处,开口无狭窄;主肺动脉1.6cm×1.5cm,与左肺动脉1.1cm×1cm直接延续,升主动脉2.2cm×2.3cm
  4. 结合以上病历资料,患儿最有可能的主要病理诊断是( )
    A.
    (来学网)半共干
    B.
    (来学网)永存动脉干
    C.
    (来学网)法洛四联症伴粗大主肺动脉侧支形成
    D.
    (来学网)大动脉转位
    E.
    (来学网)肺动脉闭锁
    F.
    (来学网)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
正确答案:
(1)AEF
(2)ABCEF
(3)ABCDEF
(4)F
答案解析:
(1)肺动脉环缩属于姑息性手术。近端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可以直接行端侧吻合,或采用主动脉单瓣片或双瓣片技术行右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的吻合,一般不需要人工血管连接。该患者没有右室流出道狭窄,不需要疏通。鉴于患者肺动脉高压,行房间隔造口有助早期减轻右心负荷,避免术后右心衰,尤其适合停机后低心排者。(2)D选项错误,虽然左肺动脉并未起源于体循环,但右心系统的全部血液均灌注入左肺,容易导致肺阻塞性病变,只是程度较轻,因此该类患者双肺的压力与流量负荷均升高。其余说法均正确。(3)能否行根治手术的关键在于对肺阻力的评估。由于右肺动脉起源升主动脉,难以进行肺阻力测定。然而以上选项提示患者左超声心动图负荷,肺血通畅,肺血管尚未发生完全不可逆性病变。虽然左侧肺阻力8.9 Wood U,但依据公式1/R=1/R1+1/R2,即使右侧肺阻力为10 Wood U,估测矫治后全肺阻力R=R1×R2/(R1+R2)=89/18.9<5 Wood U,故可试行手术。(4)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是CT,矢状切面可见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后壁主动脉瓣近侧,其他诊断均错误。值得指出的,一侧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在许多文献中又称为"半共干",但严格意义上"半共干"是一种永存动脉干特殊类型:系一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另一侧肺动脉缺如,且该侧肺血由侧支供给,没有肺动脉主干与肺动脉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