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患者女性,36岁,因右下腹痛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诊断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单纯性阑尾炎。术后仍有脐周隐痛,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慢性腹痛已有5年,常有肛瘘和口腔溃疡发作,近1个月腹痛加重,体重下降5kg,不发热。查体:体重43kg,腹平软,右下腹可触及一直径约4cm包块,边界不清,质韧,固定,有压痛,轻度反跳痛和肌卫。
  1. 为尽快明确诊断,以下哪些检查更有价值()
    A.
    (来学网)纤维结肠镜
    B.
    (来学网)立卧位腹平片
    C.
    (来学网)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D.
    (来学网)腹部B超
    E.
    (来学网)包块针吸活检
    F.
    (来学网)全腹增强CT
  2. [提示]患者CT结果见图,纤维结肠镜结果(见图[34194_4gif])。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
    (来学网)阑尾肿瘤
    B.
    (来学网)盲肠癌
    C.
    (来学网)克罗恩病
    D.
    (来学网)阑尾残端瘘伴局限性腹膜炎
    E.
    (来学网)回盲部结核
    F.
    (来学网)粘连性肠梗阻
  3. 结合病史及上述影像学资料,本病还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
    (来学网)回盲部腺癌
    B.
    (来学网)回盲部恶性淋巴瘤
    C.
    (来学网)回盲部结核
    D.
    (来学网)肠白塞病
    E.
    (来学网)肠套叠
    F.
    (来学网)手术后盲肠瘘
  4. [提示]该病例临床诊断:回结肠克罗恩病活动期,给予泼尼松40mg/d+硫唑嘌呤100mg/d诱导缓解。1个月后复查,患者体重41kg,每日少量排气排便,感觉腹胀明显,进食减少。WBC10.4×10^9/L,中性粒细胞84%,C-反应蛋白87mg/L,血沉33mm/h,复查CT结果见下图。  适宜的诊治方法包括()
    A.
    (来学网)急诊行梗阻肠段切除,回结肠吻合术
    B.
    (来学网)急诊行梗阻肠段切除,回肠造口
    C.
    (来学网)限期行梗阻肠段切除,回肠造口术
    D.
    (来学网)限期行梗阻肠段切除,回结肠吻合术
    E.
    (来学网)停用激素及硫唑嘌呤3个月后手术
    F.
    (来学网)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梗阻缓解后药物维持治疗
  5. [提示]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梗阻缓解,遂过渡至全肠内营养治疗,并停用激素。3个月后因肠狭窄不能正常进食,必须依赖肠内营养维持而要求手术治疗。有医生提出,克罗恩病反复发作,不宜行肠切除,应行狭窄成形术。你的意见是()
    A.
    (来学网)完全同意
    B.
    (来学网)同意,但应复查肠镜,确信溃疡已经愈合方可进行
    C.
    (来学网)同意,但应在其近远端行侧侧吻合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D.
    (来学网)不同意,病灶没切除,术后仍会发作
    E.
    (来学网)不同意,在病变肠管上做手术,术后会出现肠瘘
    F.
    (来学网)不同意,病变肠管应予切除,没有做狭窄成形的必要
正确答案:
(1)AF
(2)CE
(3)BCD
(4)C
(5)F
答案解析:
(1)右下腹痛原因很多,其中克罗恩病误诊为阑尾炎并行急诊手术者不在少数,本题涉及内容临床常见。题中提到肛瘘和口腔溃疡,已经暗示克罗恩病,应该想到纤维肠镜和腹部CT。文中未提到梗阻迹象,腹平片应该看不到明显异常。全消化道钡餐和B超对末端回肠及回盲部病灶显示效果不及肠镜及CT。(2)CT和肠镜明确显示回盲部肠壁增厚,黏膜卵石样改变,结合前面提到的肛瘘和口腔溃疡,应该能够正确诊断。但如果能够考虑到回盲部结核,表明该考生临床思路较广,有鉴别诊断意识,因此填E者应再拿1分。(3)本题考察考生对肠镜和CT影像的判读能力。从肠镜照片上看,应该可以排除腺癌(回盲部腺癌内镜表现为回盲部可见一肿块新生物,肿块向四周浸润性生长,呈菜花样隆起型),从CT上看,应该能够排除肠套叠和盲肠瘘。对克罗恩病熟悉的考生应该知道,最常需要鉴别的是淋巴瘤、结核和白塞病。(4)克罗恩病肠梗阻是消化科和普外科经常"踢皮球"的病,内科已经无计可施,但因为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营养不良,外科对手术指征把握不准,不肯手术。本例患者显然没有达到急诊手术的程度,但保守治疗1个月,体重又下降2kg,继续保守只能使全身状况进一步恶化,停用激素3个月更不现实,因此应限期手术。由于患者营养不良,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2周,因此应该限期行回肠造口,解决肠梗阻,为后期内科治疗创造条件。(5)狭窄成形术多在病灶无法切除(如幽门十二指肠或直肠)或不能切除(如并发短肠综合征)才进行,本例患者显然不符合上述条件。但C是许多外科医生常犯的错误,而D和E是常见的认识误区。